熱點直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確定加大支持基礎科學研究的措施,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會議指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按照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改革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一要以簡政減稅減費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對企業開辦、納稅、施工許可、水電氣報裝、不動產登記等事項大幅精簡審批、壓縮辦理時間。進一步清理取消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降低通關環節費用。大力推動降電價。促進“證照分離”改革擴容提速。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原則,積極推進綜合監管和檢查信息公開。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諾、信息公示為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制定失信守信黑紅名單及管理辦法并向社會公布。二要嚴格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產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政府要嚴守承諾,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企業不公平對待或搞地方保護。保障不同所有制企業在資質許可、政府采購、科技項目、標準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和限制競爭的行為。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全國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和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三要借鑒國際經驗,抓緊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逐步在全國推行。會議決定,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對提升辦理建筑許可和跨境貿易便利度開展專項行動。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辦事便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厚潛力。
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吳琦表示,優化營商環境根本是要立足市場和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從降成本、保公平著手。一方面,由于稅費的調整優化空間較大,降成本要著重在減稅降費方面下功夫,比如降低涉企經營性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物流、用能、成本等。另一方面,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在于公平公正。由于歷史、觀念、體制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地區營商環境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打造公平公正營商環境,需要法治化和國際化兩條腿走路。法治化是根本保障,強化依法行政的理念,嚴格依法保護各類產權;國際化是必然趨勢,與國際接軌和融合,有利于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對國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這要求我國借鑒國際經驗,加快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劍波告訴記者,推進“證照分離”等改革措施,為“雙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同時,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重要的是,在市場準入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優化的基礎上,有助于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形成全面開放的局面。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企業年金辦法》(下稱《辦法》)。企業年金對參保人有什么用?企業和個人繳費比例如何分配?如何領取企業年金?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鼓勵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堅持準入條件透明化、審批范圍最小化。
11月29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對三家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進行審核,結果三家全部被否。這是證監會發審委歷史上第一次零通過的案例。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依法保護產權工作匯報,以更有效的制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立恒心增信心;決定進一步清理規范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持續為企業減輕負擔。
繼前一周(10月23日~10月27日)IPO募資額度創今年新高(95億)后,11月3日,證監會下發新一批IPO批文,企業數量和募資額度驟降。
一年半時間過去后,獲得資質的這十幾家家汽車制造商進展如何?審批之初做出的規劃又是否在穩步推進之中?他們在干什么?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國家鼓勵、限制和禁止開展的境外投資種類,其中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屬于限制類境外投資。
8月8日,在第18屆國際硅化學大會上,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有機硅橡膠汽車輪胎。
《白皮書》調研顯示,受經濟下行、成本壓力影響,從2016年開始,中國企業社保合規的壓力增大,今年,基數合規的企業比例繼續下滑,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僅占24.1%。
企業與企業之間為了利益發生爭執,最不該懸空的是用戶權利,這一點應當成為企業的共識。
雖然“交易銀行”這個詞近期高頻出現,但是具體是做什么的,就算業界人士也眾說紛紜,各家銀行也都有不同的模式和做法。
IPO發行提速,IPO堰塞湖問題獲得了或多或少的泄洪,這對不少排隊企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但,按照現有的IPO堰塞湖泄洪速度,企業完成上市的任務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事情。
在幫助了大約150家企業應對一系列危機之后,麥肯錫發現了危機也有一些明顯的模式,企業可以從這些模式里學習一些簡單但又最有效的做法,以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應對。
在幫助了大約150家企業應對一系列危機之后,麥肯錫發現了危機也有一些明顯的模式,企業可以從這些模式里學習一些簡單但又最有效的做法,以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應對。
任何一個公司或者組織,各種各樣的事情多如牛毛,那么這些事情怎么做呢?形成整齊劃一,非常靠譜的做法,并非細若蚊足的規章制度,而是公司文化衍生出來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