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耕地保護和耕地質量提升,多次發表重要講話,要求“要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為夯實大國糧倉“耕基”提供了根本遵循。
民以食為天,糧以地為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會議講話,還是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總是牽掛耕地保護這件大事。
《習近平浙江足跡》記載,2003年,“千萬工程”在浙江實施時,各地都很歡迎,但也有少數基層干部群眾心存顧慮。對此,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想了兩個辦法:一是每年開一次現場會,由省委書記出席,帶領市縣干部考察兩三個示范村,并作現場指導;二是每年辦一次成效展,他親自抓部署落實和示范引領,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習近平:要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發揮奧林匹克促進人類和平發展的重要作用,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這段話出自2022年4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又是一年端午到。端午節凝結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血液中流淌的家國情懷代代相傳。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引用屈原的詩句,強調家國情懷。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糾治形式主義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基層減負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工作部署,帶領全黨,一抓到底,彰顯了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深化拓展為基層減負工作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
6月1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見現場,擺放在會見桌中央盛開的荷花十分引人注目。當下正是荷花盛開時節,“荷”與“和”“合”諧音,我們期待中美兩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時代號召。
今年是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實施2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論述,為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指明方向。